截止至2025年09月17日亞盤時段,上周的國際黃金價格走勢可謂相當驚人,盤中持續多次突破歷史高位,目前大有機會繼續打開進一步的空間,尤其是美聯儲本周大概率將重啟降息政策。自去年12月美聯儲最後一次降息以來,其基準利率區間一直維持在4.25%-4.5%的“按兵不動”狀態長達九個月。但如今,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已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它強化了市場對寬鬆政策的渴望。
金價繼續走高有望企穩3700
現貨黃金價格在盤中一度觸及3685.47美元的驚人紀錄新高。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價格波動,而是多重因素合力鑄就的“黃金風暴”。美元指數疲軟、美債收益率持續下行,以及投資者對美聯儲本周政策會議的熱切期待,都在合力推動金價向上突破。
美元指數下跌0.3%,一度觸及近一周最低點97.26,最終收於97.33。這一跌勢使得黃金對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因為美元貶值直接降低了黃金的相對持有成本。想像一下,當美元像洩氣的皮球一樣軟綿綿地下滑時,全球資金自然會湧向黃金這樣的“硬通貨”,尋求保值增值。
與此同時,美國國債市場的信號同樣利好黃金。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2.6個基點,至4.034%,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走低。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下滑2.6個基點,收於4.653%。
這種收益率曲線向下傾斜的格局,源於近期一系列經濟資料透露出勞動力市場疲軟的信號,例如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意外報負8.7,這是自今年6月以來首次跌入負值區間,遠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正5.0。這一資料如同一記警鐘,敲醒了市場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也進一步強化了美聯儲降息的緊迫性。
美聯儲的會議,無疑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焦點。週二開啟、預計週三公佈結果的政策審議,將直接為今年剩餘時間的貨幣寬鬆節奏定調。
根據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市場已幾乎完全消化25個基點的降息預期,概率高達96%,而更激進的50基點降息概率僅為4-5%。
Zaner Metals副總裁兼高級金屬策略師Peter Grant直言,這一預期已被基本消化,但年底前可能還會有“一兩次”額外降息,這為黃金的長期上行提供了堅實支撐。
會議的特殊性在於外部壓力的加劇。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發聲,週一公開呼籲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以“更大幅度”下調利率,甚至提及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以此施壓加速放鬆政策。
同時,參議院將於週三投票確認特朗普的經濟顧問米蘭加入利率制定委員會,這可能進一步放大政治因素對聯儲決策的影響。
供應前景憂慮升溫助漲油價
國際油價維持在高位震盪。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4美分至每桶67.48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上漲2美分至每桶63.32美元。此前一交易日,布倫特上漲45美分收于67.44美元,WTI上漲61美分收于63.30美元。
市場對俄羅斯供應前景的擔憂正在升溫。烏克蘭近期加強對俄羅斯煉油廠的襲擊,試圖削弱其能源產業,從而影響軍事能力。市場擔心,俄羅斯作為全球超過10%原油供應的核心國家,一旦生產受損,可能帶來供應缺口。
宏觀層面,美國聯儲政策與美元走弱也為原油提供支撐。投資者正密切關注9月16-17日美聯儲會議,普遍預期其將降息。降息可能降低融資成本,從而提升燃料需求。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跌至近一周低點,令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購買原油的成本下降,從而支撐了需求。Sycamore補充稱:“受美聯儲降息預期推動的美元走弱,進一步支撐了原油價格。”
地緣局勢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有報導稱,以色列軍方已在加沙發動地面進攻,這一中東緊張局勢增加了市場對石油供應的風險溢價。
滙豐銀行在週一發佈的報告中指出,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原油市場將出現日均170萬桶(mbd)的顯著過剩,2026年過剩規模將擴大至日均240萬桶;未來12個月歐佩克+(OPEC+)原油產量的恢復,將進一步加劇這一供需失衡局面。
在本月召開的會議上,歐佩克+決定10月進一步上調原油日產量13.7萬桶,啟動對此前日均165萬桶減產規模的提前解除進程。
滙豐銀行一周前曾表示,其最新原油市場供需模型顯示,歐佩克+將在12個月內逐步解除“第一階段”自願減產計畫中的日均165萬桶減產額度。
該行同時提示,若西方市場原油庫存實際增加,其對2026年布倫特原油每桶65美元的價格假設將面臨下行風險。
同時美方要求七國集團及北約以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對中國徵收50%-100%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稱中方一貫反對以所謂“涉俄”為由,對中國採取經貿限制措施。美方此次意圖脅迫相關方面,以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對中國加征“次級關稅”,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和經濟脅迫行徑。